時間:2014-01-17來源:
——漯河市人大常委會首次專題詢問聚焦義務教育均衡發展
□ 張進宇 耿高產 張蔚黎 林民環
2013年初冬,隨著漯河日報專版刊發漯河市人大常委會義務教育均衡發展專題詢問聯組會會議問答實錄,漯河電視臺黃金時段播出會議實況錄像,義務教育均衡發展迅速成為漯河市冬日一個熱議的話題,大家在探討義務教育均衡發展相關問題的同時,也對漯河市人大常委會首次開展的義務教育均衡發展專題詢問給予了極大肯定。
一“問”激起千層浪
專題詢問這一監督形式的運用在漯河市尚屬首次。據了解,議題確定為義務教育均衡發展,并不是漯河市人大常委會的首選。
早在2012年年中,漯河市人大常委會就研究制訂了《漯河市人大常委會專題詢問暫行辦法》,并在當年8月底的常委會會議上通過。首選是群眾反映較為強烈的城市交通秩序整治問題,這也是漯河市人大連續監督,并對市政府專項工作報告予以否決的一項議題。接到這一首選詢問議題后,市政府深感壓力巨大,迅速組織力量,積極進行整改,強力推進城市公共交通改革,在短短的幾個月內,成立了漯河市公交集團公司,更新了城市公交車輛,開辟了三條精品公交線路,群眾對交通出行的滿意度直線上升,在這種情況下,“義務教育均衡發展”的備選議題走向前臺。
專題詢問未“問”先捷,讓漯河市人大常委會組成人員深深地感覺到監督方式創新帶來的巨大動力和壓力。市人大常委會主任雷建民強調:常委會組成人員以及參與專題詢問工作的同志要圍繞如何通過首次專題詢問整合各方力量,齊心協力共同推動漯河義務教育均衡發展,達到促進教育公平的目的去思考問題,尋找問題,分析問題。首次專題詢問必須“問出效果,不走過場”。
為了盡快摸清漯河市義務教育均衡發展的實情,更加精準地找到制約義務教育均衡發展難題的原因,確保專題詢問的質量,市人大常委會成立了高規格的領導小組,多次召開主任會議研究有關事項,討論下發了《漯河市人大常委會義務教育均衡發展專題詢問工作實施方案》;從學習相關政策和法律法規入手,邀請河南教育學院院長李金銘圍繞《中華人民共和國義務教育法》的貫徹實施舉辦了專題法制講座;組織部分人大常委會委員和人大代表,赴省內外義務教育均衡發展先進地區學習考察,了解他們開展相關工作的思路、措施、成效。學習義務教育均衡發展的先進經驗;深入到縣區及市直18所學校實地察看,聽取各縣區及市教育、發改、財政、規劃等相關部門的匯報;分別組織召開學校校長、教育專家、學生家長等多層次、多界別人士參加的座談會16次,發放調查問卷500多份;通過新聞媒體公布熱線電話,廣泛搜集社情民意,傾聽群眾愿望和呼聲,全面、翔實地了解和掌握了全市義務教育均衡發展工作情況。市人大常委會黨組副書記、副主任邵成山稱:“這次調研,說是市人大常委會投入人力最多、社會參與面最廣、調查范圍最大、發現問題最多的一次調研活動,一點也不為過。”
為了能問得精準,問到要害,問到痛處,漯河市人大常委會調查組認真梳理查找出的30多個方面的問題,結合征集到的近百條意見、建議,形成了調查報告,擬定出了有代表性、問題突出的6大類、22個方面的詢問問題,先后設計了多套提問方案并反復討論,并與市政府進行了溝通。
漯河市人大常委會開展首次專題詢問如同在平靜的水面上重重地投進了一顆石子,在市政府部門引發了不小的震動。市政府要求相關部門不僅要參與和配合市人大常委會專題詢問前期調研活動,還要認真研究提出解決問題的可行措施,積極準備應詢工作,這也為專題詢問達到預期效果奠定了可靠基礎。
二“問”同心融堅冰
首次專題詢問效果牽動著漯河市人大常委會領導的心。主任會議研究決定,原定在10月份舉行的專題詢問改到11月中旬,專門加開一次常委會會議,確保這次專題詢問的開局之問、為民之問和監督創新之問取得實效。
11月12日上午,漯河市六屆人大常委會第十一次會議聽取并審議了市政府《關于我市義務教育均衡發展工作情況的報告》。下午3點,漯河市科教文化藝術中心報告廳內,義務教育均衡發展專題詢問聯組會正式召開。負責全市教育工作的市委常委、統戰部長、市政府黨組成員呂巖帶領市發改委、教育局等13個單位的負責人參加應詢。市政府及其組成部門主要負責人、部分企事業單位負責人、各縣區人大、人大代表、旁聽公民代表、學校校長及教師代表等共200多人列席了會議。
“沒有規劃科學、布局合理、數量足夠的學校,教育均衡將是一句空話。請問,我們漯河市是如何依據城鄉建設總體規劃,來編制學校的專項規劃的?”漯河市六屆常委會委員、教科文衛工委主任陳軍首先發問,拉開了專題詢問的序幕。
呂巖同志誠懇作答:“科學規劃是龍頭。2012年年初,我們委托漯河市勘測規劃設計院、上海同濟大學建筑與城市規劃學院,著手編制了漯河市中心城區中小學布局的專項規劃,現在,這個規劃已經基本成熟,預計年底之前出臺……”
長達三個小時的詢問過程中,17名常委會委員和4名市人大代表分別圍繞義務教育專項規劃、教育經費重點保障、“入學難、擇校熱、大班額”的成因,師資力量均衡配備、學校周邊環境治理等群眾關心關注、影響義務教育均衡發展的22個問題進行提問。
應詢部門負責人實事求是,鄭重承諾。一問一答之間,問出了深度和關鍵,答出了承諾和責任,增進了理解和支持。市發改委主任陳鵬輝承諾:凡是遇到教育部門申報的項目,都將及時組織有關部門進行商討,提前搞好對接,及時聯審聯批,絕不拖延。
市規劃局局長高繼周承諾:中小學的布點規劃批準了之后,首先要上報市人大進行備案,并認真做好貫徹落實工作。對涉及學校建設方面的配套費用,及時上報市政府給予減免。
市財政局局長馬改民表示:財政投入確保向義務教育傾斜。盡快恢復停撥的2011年校園安保危機時增撥的安保經費,使之常態化。
市教育局局長章光普承諾:加快中小學基礎設施建設,加大師資培訓和交流力度,縮小城鄉和校際之間的差距,遏制“擇校熱”,緩解“大班額”問題。
市編制辦主任胡新保表示:將積極向上級爭取指標,每年適量增加招聘名額,保證教師隊伍年齡結構趨于合理,確保隊伍不斷層,推動全市義務教育事業健康發展。
市公安局副局長李紅念則承諾:一個月之內將市區學校缺失的交通設施全部補齊,同時采取措施緩解校門口交通擁堵難題。
雷建民點評時強調:“要牢記群眾的期待和盼望,以雷厲風行的工作作風,迅速改進各自的工作。希望通過各級各部門的共同努力,使全市義務教育均衡發展在三、五年內有一個大的改觀”。
詢問會結束時,呂巖誠懇表態,感謝市人大常委會對義務教育均衡發展工作進行“會診把脈”!這是對政府工作最好的監督和最大的支持。下一步,市政府將以“抓鐵有痕,踏石留印”的工作力度,全力啟動和推進全市義務教育均衡發展攻堅計劃。在社會各界的大力支持下,力爭3年時間圓滿實現義務教育均衡發展目標任務,讓全市所有適齡學生早日享受到義務教育均衡發展的陽光……
這次專題詢問會“面對面”的一問一答雖然不時讓人有“問如利刃”、針鋒相對的感覺,但更多的卻是問答雙方同心攻堅破難、為民解憂的溫暖。大家欣喜地感覺到:義務教育發展不均衡的堅冰開始融化了……
三“問”過后春風來
專題詢問實況經過全市新聞媒體廣泛報道后,漯河市人大常委會公布的熱線電話再一次成為熱線。不少熱心群眾、學生家長對義務教育均衡發展特別是對解決“入學難、大班額”等熱點問題提出了好的意見和建議。更有熱心的群眾把這次專題詢問稱作是一次不同尋常的“詢問”。他們認為,專題詢問這種會議形式,能把問題找“準”,把原因說“透”,把措施落“實”。同時,把問題相關各方聚攏在一塊,各自表態,有利于分工協作,形成推動問題解決的強大合力。建議市人大常委會要多采取這種形式解決群眾關注的熱點、難點問題。
市教育局局長章光普表示:專題詢問會前,我曾擔心問題比較集中地提出來,會把矛盾引向教育部門,甚至擔心引發一些不滿情緒。現在看來,專題詢問讓大家了解到了市政府及各職能部門為推動我市義務教育均衡發展所做的努力,贏得了大家的理解和支持。雖然以前擔心的壓力卸掉了,但我感覺并不輕松,現在是按照承諾進行整改的壓力,是社會各界、人民群眾期盼的壓力。
應邀參加專題詢問會的市第三中學校長宋西中說:市人大常委會利用一整天的時間,對全市義務教育均衡發展存在的問題進行全科手術式“解剖”分析,問得精彩,回答也很到位。特別是市政府和相關職能部門在推進義務教育均衡發展方面作出了一些承諾,讓我們堅信義務教育均衡發展的春天已經到來。現在,我們最大的希望是這些承諾能夠盡早兌現,讓我們的學校和學生、包括周邊的群眾都能夠從中受益。
專題詢問始于“問”,但決不能止于“答”。受詢部門如何進一步抓好專題詢問問題的整改落實?雷建民指出:“專題詢問只是手段,解決問題才是目的。問題解決得怎么樣、整改的效果如何,才是衡量專題詢問取得成效的關鍵。市人大常委會將本著對人民高度負責的態度,督促市政府和相關職能部門整改問題,兌現承諾,切實推動全市義務教育均衡發展。同時,市人大常委會將組織相關委室全面總結這次專題詢問會取得的成績和經驗,認真完善這一新的人大監督方式,努力使這種監督方式常態化,在推動政府工作方面發揮更大的作用。”據悉,2014年,漯河市人大常委還將聽取市政府辦理專題詢問審議意見情況的專項報告,以期取得實實在在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