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16-05-08來源:
奏響鄉鎮人大工作新樂章
陳艷偉 耿高產 閆 奇
如今,走進漯河市的每個鄉鎮,你會發現最寬敞、最忙碌的地方是鄉鎮人大代表聯絡站。全市4214名駐鄉鎮的全國、省、市、縣、鄉五級人大代表在這里學習交流、接待選民群眾、收集社情民意、梳理議案建議……這是該市加強和改進鄉鎮人大工作、激活人大系統“神經末梢”、奏響鄉鎮人大工作新樂章的生動實踐。
建平臺 確保代表聯系群眾常態化
“逐步在鄉鎮建立人大代表聯絡站,利用這個平臺和載體,定時、定點、定內容地開展代表聯系人民群眾活動,切實發揮好基層人大代表的主體作用。”2014年,漯河市人大常委會主任雷建民在全市鄉鎮人大工作會上提出明確要求。隨后,各鄉鎮迅速行動,按照“五有、四規范、三上墻”的要求,建立鄉鎮人大代表聯絡站49個,實現全覆蓋,并將駐鄉鎮的4214名各級人大代表編入代表聯絡站,做到場所公開、制度公開、代表信息公開、年度計劃公開。同時,建立健全了代表學習交流、接待選民、代表述職、走訪聯系群眾等項工作制度,對代表聯絡站的組織領導、活動內容、活動形式等作出規定,從制度層面解決了代表聯絡站“怎么做”和“做什么”的問題,徹底改變了以往代表接待選民“無處落腳”、“無規可循”的局面,解決了過去只能臨時約在會議室,接待次數也全憑代表個人履職意識,臨時性、隨意性強等問題。4000多名人大代表發揮自身特長,積極履職為民,成為和諧漯河建設中一道靚麗的風景。
臨潁縣城關鎮以鎮人大代表聯絡站及行政村村級選民聯系站為平臺,鎮村兩級采取三定三公開的辦法,即定地點、定時間、定人員和公開代表接待時間、公開代表接待人員名單、公開代表的身份及聯系電話,每月10日前后開展選民接待日活動,傾聽民意、收集信息,幫助解決困難。僅3個月的時間,就接待到訪群眾37人次,收集依法整治城市三違建設、改善提高鄉村文化生活、全面治理公共場所消防安全、規范農村低保辦理等意見建議20多條,幫助解決有關勞資爭議、土地流轉和家庭糾紛等問題11件。
臨潁縣瓦店鎮人大代表聯絡站統一制作代表民情聯系卡,在開展“三帶頭六個一”活動中,通過佩戴代表工作證、發放聯系卡等多種方式,公開亮明代表身份,踴躍投身環境整治、普法宣傳、“三區一路兩帶”建設等重點工作,共提出促發展建議121條、辦實事63件,幫助困難群眾42戶,涌現出蟠桃基地發展帶頭人秦紅禮、“雙示范村”創建排頭兵李丙寅等一批履職為民的好代表,受到群眾好評。
漯河市人大代表、瓦店鎮瓦店村黨支部書記晁庭懷參加代表聯絡站活動一年多以來,一本《人大代表履職手冊》已滿滿地記載了63篇“民情日記”,解決群眾鄰里糾紛、低保救助、基礎建設等事情40余件。據統計,2015年,全市各級人大代表參加代表聯絡站活動收集群眾意見、建議1.3萬條之多,為群眾辦實事、好事5000多件。
如今,記民情日記、接待選民群眾、向選民述職活動遍及漯河全市鄉鎮人大代表聯絡站,代表與群眾零距離、接地氣,察民情、聚民意、辦實事成為常態,代表威信日益提高,“有事找代表”已成為越來越多群眾的共識。
加強指導 推進鄉鎮人大工作規范化
2015年春節剛過,郾城區黑龍潭鎮人大主席團就組織代表視察鄉村清潔工程,調研了解群眾居住環境情況,并在第四次主席團會議上審議了相關報告,提出了“重點部位整治、長效機制建立、清潔人員配備、工作經費保障”等意見和建議。后經鎮政府落實辦理,最終解決了相關問題。像這樣由鎮人大主席團來審議監督本鎮的重大事項,在漯河市各鄉鎮也已經成為常態。漯河市人大常委會把加強對鄉鎮人大的工作的指導納入重要議事日程,及時對全市鄉鎮人大工作情況進行調研,組織有關人員考察學習外地經驗,同時下發了《關于進一步加強和改進鄉鎮人大工作的意見》,從依法規范召開“兩會”、加強自身建設、扎實做好代表工作等方面積極推進鄉鎮人大和人大主席團規范化建設工作,指導督促各鄉鎮制定完善鄉鎮人代會和主席團會議制度、監督工作制度、辦理代表建議制度、人大代表視察調研制度、代表小組活動制度等,以制度促工作,以制度促規范。
各縣區人大常委會也把指導鄉鎮人大依法、規范、有序開展工作放在重中之重,進一步密切與鄉鎮人大的工作聯系。召陵區人大常委會制定了《鄉鎮人大主席團工作細則》,包括堅持同級黨委領導、工作法律監督、代表活動、鄉鎮“兩會”、鄉鎮人大主席團自身建設等方面的內容, 明確了鄉鎮人大的職責,增強了工作的可操作性。此外,還對鄉鎮人代會的召開實行會前審批和會后備案制。鄉鎮人代會召開時,區人大常委會派專人進行全程指導。舞陽縣為激活鄉鎮人大工作活力,創造性地開展了以“爭創先進人大主席團、爭創先進代表活動小組、爭當優秀人大代表”為主要內容的“兩先一優”活動,并明確了考核程序和獎勵辦法,促使全縣14個鄉鎮人大工作明爭暗賽,日益規范。同時,始終把縣鄉人大工作聯動作為加強和改進人大工作的突破口,聯動開展執法檢查,聯動督辦代表建議。
現在,漯河市各鄉鎮人大主席團成員保持相對穩定、職責分工明確,鄉鎮人大工作制度體系基本健全,以抓好“科學選擇議題、深入視察調研、撰寫調研報告、形成審議意見、認真交辦落實”五個環節的人大主席團會議模式基本形成,每季度召開一次主席團會議已成慣例,主席團審議議題與黨委、政府中心工作合拍合力,決定事項和審議意見的督辦落實得到重視。鄉鎮人大主席團在閉會期間的“常設機構”作用有效發揮,日常履職步入了規范化、標準化軌道。
勇于創新 務求鄉鎮人大工作鮮活化
創新是事業興旺發展的不竭動力。人大工作需要依法依規開展,但決不意味著因此就可以固步自封。換屆以來,漯河市各鄉鎮人大堅持將創新的理念貫穿于依法履職的各項工作中,結合實際,創造性地開展工作,不斷拓展人大工作的新領域,尋求人大工作的新途徑。
舞陽縣辛安鎮在人大代表中組織開展了“四比四看”和“三個一”活動。“四比四看”,即比誰提出建議更科學,看誰質量高;比誰矛盾調處更及時,看誰效果好;比誰工作措施更得力,看誰進度快;比誰為民辦事更扎實,看誰幫助多。“三個一”,即我為當地發展獻一策,我為所在村組辦一事,我為身邊群眾解一難。每年年底,由人大主席團進行評比表彰,充分調動了代表在依法履職、帶頭致富、服務選民等方面的積極性,樹立了人大代表的良好形象。市人大代表張士興無償把自己經營多年的免燒磚廠捐獻給村集體,村民年年分紅受益;縣人大代表吳偉東任村支部書記以來,帶領村民共同致富,使村里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
源匯區空冢郭鎮人大主席團狠抓代表建議辦理工作,通過督促檢查和跟蹤督辦,使事關人民群眾切身利益的農村文化廣場建設、農村安全飲用水建設等建議得到了較好的落實。召陵區萬金鎮人大敢于行使重大事項決定權,通過深入視察、廣泛調研,在人代會上依法作出了《關于進一步加強小城鎮建設的決定》,有力地促進了當地小城鎮建設和商貿流通業的發展。
臨潁縣城關鎮人大主席團開展了“雙聯雙促”主題活動,即代表聯系戶,讓代表和百姓實現“無縫對接”,促進黨和政府與群眾的溝通融合;代表聯系企業,促進項目建設,推動經濟發展。活動開展以來,全鎮80名人大代表根據自身實際,采取“一對一”、“一對多”等形式,分別與2400多戶家庭、22家企業建立了固定的聯系,定期不定期入戶、入企業聽取意見和建議,反映他們的心聲。通過聯系群眾,收集到人民路東段路面、下水道需要整修等群眾關心的合理化建議,督促鎮政府會同相關執法部門進行了集中治理,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人大建設》2015年第1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