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18-05-29來源:
圖片由張廣輝提供
他,是一家化工企業老板,這幾年卻在干“賠錢的買賣”:生產廢料要拉到南陽處理,處理費用一噸4000多元;廠區污水處理,一年花1000多萬元;建設漯西化工產業園區集中供熱系統,已投資7000多萬元,目前基本不賺錢……
“企業不能啥錢都賺,更不能賺破壞環境、斷子孫生路的昧心錢。”日前,市人大代表、漯河市新旺化工有限公司總經理張廣輝在接受記者采訪時堅定地說。
走進新旺化工有限公司廠區,記者看不到“烏煙”,更聞不到“瘴氣”,映入眼簾的是漂亮的廠房、潔凈如新的車間、全自動化的生產設備。眼前的景象完全顛覆了記者對化工企業的印象。一位工人介紹說:“我們完全做到了零排放、零污染,連年被評為市級‘節能減排先進單位’。”
憑著先進的經營理念、靈活的經營頭腦,經過十年來的不懈努力,張廣輝把一個名不見經傳的化工企業發展成為集科、產、貿為一體的現代化精細化工企業,產品遠銷海外。
企業發展了,對社會的貢獻更大了,張廣輝的眼界也越來越開闊了。當選為新一屆市人大代表以后,他感到自己肩負的責任更重大,需要有更多的擔當。
當選市人大代表以來,張廣輝在積極做好企業經營的同時,認真履行代表職責,努力實現“人民代表為人民”的心愿。
為了準確地反映民意,張廣輝經常深入群眾進行調查研究,傾聽群眾呼聲。2017年當選為漯河市第七屆人大代表以來,他先后圍繞環境治理、交通安全等問題提出4條高質量的建議,得到有關部門的積極回應,問題也得以妥善解決。
張廣輝作為企業老板,個人能支配的時間并不多,但他堅持在業余時間加強理論學習。“不學習咋當好代表”是他經常掛在嘴邊的話。從《憲法》《代表法》到《行政許可法》等,只要關乎履職,他都擠時間學習、研究并力求弄懂,以提高自己的履職水平。
在把企業做大、做強的同時,張廣輝還積極參加社會公益活動,回報社會。他積極扶貧幫困、資助學生,多次以企業名義進行資助,累計捐款幾十萬元,樹立了人大代表的良好形象。(記者 張晨陽 發表于2018年5月29日《漯河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