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4-10-10來源:


漯河市臨潁縣人大常委會根據縣域白天人口流動大而晚上閑暇聚會多的特點,打造“民情夜市”品牌,即由人大代表牽頭,晚上依托鄉鎮 (街道)代表聯絡站 (點) 每月組織一次“民情夜市”,利用晚間群眾休閑時間開展聯系群眾活動,推動人大代表聚焦群眾“急難愁盼”,切實解決群眾“燃眉之急”,不斷提升人民群眾的獲得感、幸福感。
一是健全機制激活力。依托鄉鎮(街道)代表聯絡站(點)設立81個“民情夜市”點,出臺人大代表聯絡站(點)+“民情夜市”試點建設方案,從指導思想、站點職責、夜市規則、工作要求等方面作出具體規定。圍繞關鍵環節,建立宣傳發動、走訪調研、主題征集、定量上報、初審把關、快交快辦、臺賬月報、調度督辦、結果反饋等制度,“民情夜市”收集的意見建議通過交辦、承辦、督辦、落實等各環節閉環管理,確保群眾所提供意見建議件件有回音。
二是高效履職聚民意。在“民情夜市”點,基層人大代表利用人熟、地熟、情況熟優勢,組建一支緊貼群眾的團隊,由人大代表擔任隊長,邀請村委會干部、村民小組長、熱心村中事務的群眾等擔任團隊成員,凝聚各方力量,形成“村事大家議、難事眾人解、家事大伙兒評”的工作模式。在每月組織“民情夜市”的基礎上, 探索實施“每周三相約”模式,深入推進“雙聯”和“代表聯系群眾辦實事”活動,通過“進站掃碼,碼上找代表”“市上+市下”等方式,廣泛組織五級代表入“市”進站聽民聲,做到哪里群眾有需要,站點就搬到哪里。在“民情夜市”上,村民既可談村莊發展思路,也可講生產生活困難。2024年以來,開展“夜市” 82次,代表參與338人次,群眾參與9168人次,收集民情民意210件,在你來我往、常來常往中推動代表履職活動走深走實。
三是發揮作用重實效。聚焦高質量發展定位,財經、法制、教育衛生等專業代表小組代表在“民情夜市”點圍繞重點項目建設、優化營商環境、生態環境保護、教育雙減、安全生產等重點工作征求意見1083人次,形成50多條“金點子”被黨委政府參考或采納。聚焦民生關切,組織開展“人大代表+選民代表+政府職能部門”的“我問你答——夜市面對面”活動,緊緊圍繞群眾關心的熱點難點問題,向教育、衛生、民政、農業等職能部門要問題解決的方案、答案、文案。活動開展以來,各鄉鎮(街道)人大累計開展“民情夜市”活動54次,走訪聯系群眾2075人次,辦理群眾意見建議341條,推動解決了“路燈亮、路面平、口袋公園綠”等一批“小而美、美而暖”的民生問題。